Who says Singaporeans aren’t creative? We just express our displeasure and deal with it in our own special way. And it’s almost unique… we express our grouches in humor. Listen to the Teochew song and you’ll know.
And for the benefit of those who don’t understand Teochew, this is the lyrics to the best of my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1. 水也加,糖也加,Gas 也起价
糖也加 (?),盐也加,米也起价
Taxi 加,Bus 也加,Choo Seh (屋租) 也加
样样加,加到我,面青青
[Chorus]
做 Coolie 做到死 工钱没加
为了钱 拼暝工 (OT) 拼到半暝 (midnight)
Sin Koo (身体)病 看 Lau-Koon (医生) 药钱也加
样样加,加到我,脸青青
[Repeat Chorus)
[Music] * background repeat non stop… Suka Suka (随便 随便) 起
Repeat 1
Repeat Chorus twice
[Music] * background repeat non stop… 面青青
Sent by a friend…
主题: 早报选读:李慧玲—suka suka
作者:段延庆 1:15pm 17/06/2007
suka suka
● 李慧玲
收到不只一位同事电邮传来一首改编的歌曲,用的是《小癞麻》的旋律,填上用潮州话唱的歌词后叫作“面青青”(或作“脸青青”)。歌词反映小市民对消费税提高、物价上涨的心声,之所以脸青青,工作煎熬,心里不宽松,就是因为“糖也加,盐也加,米也起价”、 “Taxi加,bus加,厝税起价”(组屋杂费增加),而在这之外,因为辛勤拼搏,“做苦力,磨死人,工钱没加”,自己“身有病”,“看老君”(医生), “药也起价”,为了维持家计,拼命干活,结果做到“面青青”。
歌曲之中还有一句不断重复的歌词作为背景,潮州话夹杂马来话:suka(喜欢) suka起价。
这样的“民间歌曲”令人莞尔,很能够引起共鸣,它不在于歌词中陈述的“起价”例子是否完全属实,而是从市民的视角,唱出对生活费增加所感受的压力。
不过,不断在我脑海响起的,是那句背景里很有节奏的“suka suka起价、suka suka起价”。这样的语句其实很特别。岛国华人“过番”以来,家乡话已经掺入本地的语言,并且在这个社会文化里衍生出自己的一套思维和表达方式。潮州话吸收了“suka”来表达“喜欢”,潮州人自己“喜欢”,一般已经很少用潮语里的“欢喜”,而是用“suka”。但一个“suka”是“喜欢”,两个 “suka”却有一种说话者的不愉快、“不欢喜”在其中,重叠“suka”指人家的任意。这样,因为方言又影响了岛国的华语,因此在不规范的岛国华语当中,还有一种将“suka suka”译了成为“喜欢喜欢”的方式,比如“你怎么可以喜欢喜欢就来?”
这首“面青青”里的“suka suka起价”,没有主语。到底是谁“喜欢喜欢”就起价,没有点明。但是在岛国的语境里,这不是太难体会出来。生活费高,这个那个涨价,人们最终都会把眼光投向政府。而有趣的是,有些收费确实是政府决定的,对于私营化机构加价,有些人却仍把它归算在政府的头上。最近两个星期几则收费提高的新闻,其实都不直接和政府有关,但一般人们感觉生活费的压力时,是不会去细分责任的。这不完全没有理由,因为岛国政府主导性强,政府提高收费,商家或一些提高服务的非商业机构就有了跟着加价的空隙。此外,一些服务说是让市场决定,很多时候政府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消费者感受到的是有市场没竞争,市民的选择只是“要”和 “不要”,而不是要这个或者那个,这个时候,供应者提供的服务与产品价格上涨,很难给市民一个完满的解释,人们自然地又会把不满的情绪指向政府了。
但是,政府其实自认讲道理,在解释调高某些税收的理由,或者批准、认可某些机构提高收费时,尽量呈现经过论证、理性与透明的态度,要的就是让人民知道它处理的原则不是“喜欢喜欢”。岛国政府在国际调查中经常名列前茅,恰恰是包括了它的稳定与规范,处理事情有迹可循,不是任意的“喜欢喜欢”。这个那个机构很多年都没有加价,承担高成本多年,经济好转时加价,政府因此觉得合理;政府自己要提高收费税,拿出很多数字,讲到口水都干了,说是要帮补低收入者,并且宣布援助配套。它还说服一些机构承担消费税,一些超级市场也在政府官员来访时表明会承担基本货品的消费税。但是人们的主观印象,却还是“样样加,加到我,面青青”。
生活费增加,本来也不可能会有人鼓掌喝彩。但认为是“suka suka起价”,那反映的是某种心态,而这种认为政府“喜欢喜欢”就做什么的观念,相当普遍和牢固。“伊是政府嘛”。观念和印象,和事实固然不一定是一回事。不过,政府可以自认为已经解释再解释了,绝对不是“喜欢喜欢”,而是考取缜密,用心良苦。但人们买不买账,有没有被说服,怎么去解读它的做法和解释,却又是另一回事。
而这种认为政府“喜欢喜欢”的观念,并不止于生活费的范畴。政府当然可以反驳,它经过民意投选出来,并非“喜欢喜欢” 就执政,它的政策制定经过周全的考虑,也经得得起考验。但这是岛国人民多年累积下来、特殊的,又难以具体和科学论证的感觉,反映了政府的强势及人们的心态。诸如之前水上运动中心设计招标都没有把海京楼算在里面,突然又宣布征用,不论当局怎么解释和描绘未来水上运动中心的图景,影响的业者范围很小,但只要这样一件两件事情,就足以加强一般人民对政府“喜欢喜欢”的观念。
这样“suka suka”的印象,是对是错,多年以来似乎也不影响大局。但这样的观念,在一个人们越来越讲权力对等的社会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政府肯定不愿意误会继续下去,但是否能够纠正过来,也确实不是“喜欢喜欢”就能做到的。